amoxicillin without insurance
amoxicillin prescription no
insurance 
2013年9月,隨著第七屆夏季達沃斯的召開,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門納客。三年來,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堅持以服務創品牌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加之專業的團隊和現代化的企業運營機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對于會展場館來說,三年的時間,不過剛剛蹣跚學步,但是大連國際會議中心卻已進入市場培育的成熟期。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法寶?又有著怎樣的思考?趁著6月2-4日中國非遺廟會文化遺產論壇隆重召開之際,我刊專訪了大連國際會議中心總經理王金鑫。
中外會展:今年1月19日,由大連國際會議中心攜手大連報業集團、眾展會展共同創建的“大連創展孵化園”正式簽約啟動。請問這一舉措基于怎樣的思考?
王金鑫:大連創展孵化園是全國首家以“展會項目創立、孵化、運營”、“會展產業資源整合、嫁接”和“展會人才培養、實踐”為主要業務的綜合服務平臺。
大家都知道,新會風形式下,每一個場館要想突圍,除了提供傳統的場館租賃服務外,必須要自己造血,創新經營。去年是第二個整年,我們提出了建立“創展孵化園”,致力于打造東北地區乃至全國最優質的會展孵化平臺以及會展人才培育基地,依靠項目化平臺管理,專業的運作團隊,聯合會展產業上下游資源,打造新型合作模式,建立完善的會展產業生態圈。
中外會展:請具體介紹“大連創展孵化園”在哪些方面有所創新?對大連會展業乃至全國有著怎樣的借鑒作用?
王金鑫:一是整合資源。就是建設會展產業鏈,打造會展產業生態圈,把這一圈一鏈上的所有合作伙伴,進行資源整合。在原來的基礎上,把同一個業態的會展活動做大做強。
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全國的場館都面臨著一個問題,即展會市場可能一年比一年難做。這種情況下,我們決定資源整合。我們統計了這三年中,場館總共辦了哪些展會,然后把它們分類,這時我們發現,有些展會可以歸為一類,于是以場館為核心,把幾家展會公司整合到一起,共同搭建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幾家展會同期舉辦,共享各自原有的廣告資源和客戶資源,不但參展人數比原來多,而且還可以省一部分廣告費,同時也能增加場館收益。通過這樣的整合,以場館為核心,把大家團結起來,真正建設會議產業生態圈,突破以前僅僅是你來租我的場地或者合作分利潤的陳舊運作模式。
二是自創展會。我們把大連這些年來舉辦過的所有會展項目,整理出一個清單。整理完以后發現,有些項目業態是大連從來沒有舉辦過的,或者是做了而沒有做起來的,那我們去嘗試把它做起來。這樣不但豐富了大連會展業的內容,而且填補了我們場館的空檔期。比如,即將于6月底舉辦的中國大連首屆國際教育論壇暨博覽會,目前已經吸引了來自12個國家的近30位專家、100余個學校和企業參展。
三是培養人才。場館的痛點無外乎兩個,經營的問題和人的問題,其他都是管理過程中的手段、制度的問題。對于會展人才的培養,我們早有預見,在“大連創展孵化園”簽約啟動儀式上,同時也啟動了“會展人才創客基地”。我們聯系了國內開設有會展專業的院校,不但為他們免費提供場地實習,而且在學生實習期間組織演講比賽、討論賽、對抗賽等。通過這些活動,真正讓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和日常應用中遇到的問題碰撞,激發他們去思考。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通過他們不同的表達,我們也可以吸取他們一張白紙拋出的想法、點子,這也是很重要的。另外,我們還建立了會展人才數據庫,把他們培養成才后,往大連甚至全國去輸送。

中外會展:會展業相對來說人員流動率比較高,但是大連國際會議中心的離職率很低。請問它在人才管理方面有哪些經驗?
王金鑫: 無論從事哪個行業,第一要敬業,第二要善于思考。帶員工其實比抓生意還要辛苦,項目負責人是要動腦子的,要思考如何讓你的員工從內心里去敬佩你、認可你,從而激發出工作熱情,不但能夠自發性地完成他的本職工作,還能夠培養員工的獨立思考和工作計劃性,再多想一步。
說實在的,我們都是從基層過來的。很多企業都在說關愛員工、關注員工,但是又有多少企業真正把這事抓起來了呢?僅僅為他提供一杯咖啡嗎?這不是他內心真正想要的。一定要有有效的溝通,足夠量的溝通,不必在乎形式。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昨天我們有好多員工加班加到凌晨兩、三點,今天我去巡場,看到他們后,我就上前去拍拍肩膀,說:“辛苦了!今天再堅持一天,明天就可以輪換休息了。”我相信他們對此會有所感觸的。
在我們這里,新人進來,除了傳統的做法,給他安排一個師傅,我們還會定期安排一次聊天,由部門負責人、人事總監去找他溝通,談話過程中,都是先肯定他過去一段時間所取得的進步,然后再指出他還需要提高的地方。
我要求我所有部門負責人都是走動式管理,還特意出了一本書《會展服務 暖無限》。因為在走動式管理過程中,你才能發現問題,才能和員工互動起來,才能給予他真正的幫助。為此,我們組織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動,包括總經理輪崗制、員工拓展、奔跑國會、頭腦風暴、有期徒行、開心悅讀、技能比武、趣味運動會、國會“嗨”客、書法繪畫攝影作品大賽等。
中外會展:您在五星級國際品牌酒店服務了十二年多,這樣的經歷對您目前的場館運營管理有何借鑒和促進?
王金鑫:我從大學畢業后,一直在五星級國際品牌酒店工作。保利集團接了這個項目后,派我來運營管理。從招聘、培訓到流程、制度的完善,不斷地摸索。在這個過程中,也得到很多會展界朋友們的幫助,到今天,總算在業內有所立足。
五星級國際品牌酒店的職業生涯,讓我汲取到了一個寶貴經驗,那就是超強的服務意識。因為以前在五星級酒店工作時,總經理都是老外,實行標準化、細節化管理,工作要求非常細致,真正把每件事落實到每個點上。
說實在的,這種超強的服務意識也是我們取勝的一個法寶。只要來我們這兒辦過一次展會,就會感受到我們優良的服務品質。比如,一站式服務,假如你問衛生間在哪里,在允許的條件下,我會把你直接帶到衛生間門口。為此,我們也得到行業內的肯定和鼓勵。
中外會展:作為大連會展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您對大連會展業的思考與期許?
王金鑫:我步入會展業才4年,是一個新的會展人。大家都知道,大連會展行業,起步比較早,并且大連會展業發展有它明顯的優勢,比如港口城市、交通便利等。但是目前,大連會展場館的面積、綜合配套,在全國還是比較LOW的,很多大型的、專業的、國際的展會,承接不了。
當然,事情總是向前發展的。去年國務院15號文件,給所有會展人增強了信心,帶來了希望。我相信大連會展業會越來越好,大連國際會議中心也會越來越好。